新闻中心

NEWS CENTER

2025-09-26 作者:李志远 来源:

精于工,匠于心,修出不平凡

在赣州污水处理厂,机器的轰鸣声是永不间断的背景音。这里没有光鲜亮丽的环境,有的只是庞大的水池、密布的管道和昼夜不休的机械设备。郭康每日与扳手、油污为伴,穿梭于厂区的各个角落,用扎实的技术和强烈的责任心,守护着每一台设备的正常运转,保障厂区安全运行的关键防线。

 一身多技,故障面前的“终结者”

机修的工作远非拧紧一颗螺丝那么简单。在郭康看来,厂区里每一台设备都有其独特的“脾性”,从粗重的格栅机到精密的曝气头,从提升泵到脱泥机,都是他需要呵护的对象。他精通机械原理,对相关的电气知识也了然于胸,这种“机电一体化”的技能组合,让他成为解决复杂问题的多面手。故障就是命令,无论白天黑夜,还是酷暑严寒,只要设备出现异常,郭康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。他的工作没有固定节奏,全凭设备运行状况决定,快速诊断、精准维修、恢复运行,是他工作的常态。

风雨无阻,平凡岗位上的“坚守者”

机修岗位考验的不仅是技术,更是意志。设备观察、养护和维修大多在露天环境下进行。夏日,他需要顶着近40度的高温,在炙热的设备旁作业,工作服被汗水浸透后又晒出白色的盐渍;雨天,他穿着雨衣在湿滑的池边巡检,确保暴雨天气下设备运行万无一失。由于污水处理工艺的连续性,厂区必须24小时运转,这意味着机修人员也需要随时待命。郭康早已习惯了这种工作节奏,他的手机从不关机,节假日也常常在厂里度过。这种坚守,源于他内心一份朴实的责任感他深知,自己维修的不仅是一台机器,更是整个城市水环境治理链条中的重要一环,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影响出水水质。

防患未然,设备面前的“听诊者”

郭康除了应对突发故障,他更多的工作重心放在设备的日常巡检和预防性维护上。他通过“听、摸、看、闻”就能敏锐地捕捉到设备的早期异常信号,比如一个不寻常的振动、一丝过热的温度或一点异常的声响。他会定期为设备添加润滑油、更换磨损零件、清理堵塞部位,将潜在的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。这种主动式、前瞻性的工作方式,极大地降低了全厂设备的突发停机率,为厂内稳定运行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。

郭康的日常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巡检、保养和维修的痕迹。但正是这无数个平凡日夜的积累,汇聚成了保障厂区安全生产运营、实现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的基石。他沾满油污的双手和奔忙的身影,是对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最直接的践行。每一台平稳运行的设备背后,都有他付出的汗水,他用最朴实的行动,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环保理念,书写着当代环保人的使命与担当。

返回列表